原标题:
健康心理,良好睡眠——
昨晚,你睡饱了吗?
□黄瑞莉
日前,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一张睡眠记录图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该图记录了这朋友凌晨00:51至早上07:54之间的睡眠状况,显示6小时59分的睡眠时长,其中深睡时长仅47分钟,浅睡时长6小时12分,清醒时长4分钟。这位朋友不禁感慨,天天睡不饱,他还告诉记者,据监测,近来,他深度睡眠最多就2个小时。
睡眠好坏 不看长度看深度
从市医院精神心理科方医生那,记者了解到,一个晚上,人通常有4-5个周而复始的睡眠周期,浅睡、深睡交替出现。其中,深睡时大脑活动极少,一般占整个睡眠时长的25%,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有些人睡了10个小时,但可能真正睡着了才1个小时,大脑没充分休息,但有些人只睡了几个小时,但白天精神还好得很,就是深睡眠够了。”方医生说,因此,睡眠质量的好坏不看睡眠时间长短,而是要看深度睡眠时长。
“健康的睡眠时间在8个小时左右,其中25%的时间为深度睡眠最好,一般至少一个小时以上。”方医生表示,不一定要早睡早起,延长深睡时长才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他认为,不管晚上睡几个小时,如果只睡了五六个小时,精神却比睡十个小时的人还要好,那肯定就是好睡眠。此外,他还表示,类似睡眠检测这样的健康电子产品,其监测结果并不足以参考,市民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就可。
想深睡 多锻炼晚上早吃
那么,怎么才有较长的深度睡眠呢?方医生说,今年世界睡眠日中国的主题是:“健康心理,良好睡眠”,想要睡眠良好,首先要放松身心,缓解疲倦的精神,才能进入安然的深睡中去。“过度担心、焦虑和忧虑会干扰精神状态,心里愁闷,就无法入睡了。”
除了睡觉的环境要安静和舒适,方医生建议尽早吃晚饭,在睡觉前三小时内不要吃东西。“吃得太晚了,身体还忙着消化,怎么可能睡得好?”他表示,不仅晚饭要早吃,还要少吃熏肉、巧克力、土豆等食物,这些食物有可能导致失眠。想睡个好觉,晚饭可多吃点谷物,喝杯温牛奶、或原味酸奶等。“碳水化合物往往会让人犯困,特别牛奶,在一些情况下能帮助人进入深度睡眠。”方医生说。
此外,他告诉记者,平常锻炼的人通常会有较好的睡眠。“每天花20到30分钟的时间适度地锻炼三次,但睡觉前两个小时内不要做运动。”他表示,锻炼让大脑产生有益的化学物质,不仅会让人快速入睡,还会增加人处在深度睡眠中的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三成或因心理而失眠
“又失眠了”、“这是失眠的节奏呀”翻阅近日的朋友圈记者还发现,不时有这样的动态发布。随机采访中,市民陈小姐告诉记者,自己晚上12点以后才睡得着,总觉得睡不够,早上被闹钟吵醒后半个多小时里都头昏脑胀,到了中午就开始觉得浑身乏力,有时会累得头脑一片空白。“失眠现象是很正常的,但据我了解,失眠症患者中进行科学治疗的比例还不到20%。”方医生说,粗略统计,失眠患者中,因心理问题而失眠的占1/3,如思虑多、忧心重、情绪紧张等。
失眠往往是由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引起的,到医院要去挂精神心理科、神经内科等,很多人想治疗又害怕,对药物治疗也比较排斥,方医生表示,失眠症可先简单自我评判一下,然后决定要不要看医生。一个评判标准是总睡眠时长少于6小时。第二个评判标准是,入睡要至少半小时,或醒两次以上,或凌晨早醒,或多梦,四项里面要有一项符合。第三个标准是白天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迷迷糊糊等。三个标准全部符合,就是出现了失眠现象。”方医生说,这样的现象如果每周出现三天以上,持续四周以上,就是得了失眠症。(责编:石泽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