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胆大心细 二十六年坚守爆破一线
——记宣城市劳动模范、江南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部长昌德昆
□黄瑞莉
爆破,似乎是个关于破坏和毁灭的高危工作,昌德昆说,这行必须胆大心细,更要严格遵守爆破作业安全。在大大小小的矿山前线,在轰隆隆的声声爆破中,他坚持着寻常却又艰苦的工作,默默为地方的建设和发展奉献着。
炸桥平路 出色爆破支持地方建设
昌德昆回忆,作为宁国水泥厂派出的爆破专家,他曾接到任务对东岸大桥进行爆破拆除。孰料桥墩浸水,打不成孔,连钻杆都卡住了,情形紧急万分。虽有千钧压力,也深知风险很大,可他还是从容地临时改变了措施,重新进行了爆破部署:在桥拱上打孔。为保证爆炸效果,五个爆破工人在他的指挥下,在桥拱、桥墩打孔四百多个。为防止有疏漏,他又指挥检查、补孔,直到下午三点,才开始投药。装完炸药,准备就绪,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深深的夜色笼罩着老桥,在工程车的大灯下,在无声的瞩目中,一声“起爆”,连珠炮似的爆破声响了起来,东岸大桥坠落了,老桥退出了历史舞台。次日,昌德昆又重返现场查看,看着残留的数个桥墩静静伫立在河水中,他放心了。“安全与技术挂钩,要有过硬的技术,才能保障爆破现场的安全。”在宁国水泥厂工作期间,除成功组织进行了东岸大桥的爆破拆除工程,他还成功进行了宁国市开发区宁国—黄山220KV高压线下道路平整带电爆破作业工程,为宁国水泥厂作为国有企业支持地方政府建设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矿山前线 为保生产他曾“顶着上”
1987年7月昌德昆始进入宁国水泥厂工作,那时,水泥厂是老企业,矿山分厂的开采设备相对落后。海螺改制了,水泥厂很快发展起来,新的日产5000吨的生产线建成投产,可在采矿设备更新前矿山开采中还留下了不少欠帐,采场高低不平,边坡三角矿处理严重滞后,矿山正常开采面临严峻挑战。
为保生产,年轻胆大的昌德昆只能“顶着上”。面对压力,他利用技术过硬的优势,充分调动现有设备,采用大孔径钻机打浅孔爆破处理采场高低不平,打斜孔爆破处理边坡三角矿,甚至打孔处理爆堆大块。带着一班人员,昌德昆在山上一呆就是七个多月,不仅及时处理了边坡三角矿,更重要的是,这些非常规的爆破作业方式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未发生一起爆破安全事故,又未增加一台设备,得到工厂领导和工人们的一致首肯。
二十六年来,昌德昆奔走在矿山前线,担任技术员、技术主管、矿山厂长、矿山主任工程师等等。2003年在宁国水泥厂矿山分厂担任采矿技术主管期间,因技术过硬、任劳任怨,带领一班矿山开采技术和作业人员取得杰出成绩,他被评为宣城市劳动模范。2009年作为海螺集团技术和管理骨干,他被外派到陕西礼泉海螺进行矿山筹备工作,并在2011年圆满完成了矿山的建设工作同时还正常为新线供料,之后又被调往云南省龙陵海螺、保山海螺继续从事矿山技术和管理工作,直到2013年2月。
如今的作业现场 他不肯忽视一点风险
2013年4月昌德昆进入安徽江南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比起跑矿山,如今他更多的是安全管理工作,前往各爆破作业点,对现场安全进行检查,用技术保障安全问题。昌德昆认为,就像他在各种现场强调的那样,安全作业是重中之重。而安全工作最主要在现场,现场爆破作业要求各不相同,可安全的重要性却是相同的。“大家都重视现场,现场就安全了。”
针对公司作业地点分散、人员不集中和点多面广的实际,他以加强现场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为重点,通过对现场实际操作的规范和协调,促进了现场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昌德昆经常跑绩溪、全椒、巢湖等八九个作业地点,每跑一遍都要花上一周左右的时间。像投资庞大的绩溪蓄能电站,这个月他就跑了两次。现场他发现,要实施爆破作业的山高坡陡,炸药车根本不能安全到位。“上山道窄,弯多,没有护坡,还有积水,一旦车辆控制不住,容易打滑,这些都是风险。”他立即要求施工方先修路、排积水,确保了现场安全,再实施爆破工作。
进入公司至今,他为公司现场爆破作业不断出谋划策,并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技术难题。在担任公司安全部长后,积极协调各分、子公司和项目部的安全技术工作,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综合安全检查帮助各单位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堵塞现场爆破作业流程中的安全漏洞。他还积极加强安全培训工作,通过日常培训、取证培训、现场安全分析会和开展安全月活动等方式提高现场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技术素质,为公司安全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责编:石泽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