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16日,我市迎来首届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
□ 记者 储梦婕
核心提示:
★2015年5月10—16日,我市迎来首届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为“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
★2014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4年6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前,接见与会代表时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融入社会的行业。要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训相融合,通过改革的方式办好、办大职业教育,促进充分就业,实现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
★2014年12月29日,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安徽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做出批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环境,支持职业教育办精、办好、办出特色。
★2014年12月29日,省长王学军在安徽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职教发展新跨越。
职业教育“断头路”变身“立交桥”
过去,很多人都把职业教育看做是“断头教育路”、“次品教育”,认为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就意味着他的读书生涯就此到头了,职教生成长面临明显的“天花板”。然而,这一局面现在已经开始有所改变,亦或说,在未来将获得彻底改变。
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今后的职业教育将包括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几个阶段,还要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让中职生不仅可以“读本”,甚至可以“读研”。职教生的“天花板”终将被打破。
《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和投身职业教育,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提升发展保障水平,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连通。

教改课堂
校企协同育人,实现就业与用工双赢
在如此利好的现代职业教育政策驱使下,作为服务宁国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学校,安徽材料工程学校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采用企业和学校相结合、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据了解,学校已先后与宁国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与中鼎、飞达、五星、麦特、源光、华普建材等公司联合举办冠名班,同时,还引进广德中鼎电子装配生产线进校,建立校中企;在麦特电器公司举办企中校等,校企合作内涵在得到不断丰富的同时,也为地方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截至目前,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已为宁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万多技能型人才。
今年24岁的陈迪就是其中一位。2009年毕业于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数控专业的他,就业于中鼎模具公司,一上就是6年。“在学校学习的两年半时间里,我不仅学习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而且也学到了一门自己喜爱的手艺。现在的我,特别感谢当时自己的选择。”陈迪很满足地对记者说,现在每个月能拿到5千块的工资。虽然是一线技术工人,但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不仅得到了老师傅们的肯定,也赢得了领导的赞赏。“未来只要自己踏实肯干,一定会有更大出息的。”陈迪有信心地说道。

小组合作探究
对口本科招生,让职教学生顺利上大学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是打通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变“断头路”为“立交桥”。随着安徽省对口高考制度的改革,各专业对口本科招生数大幅度增加,作为山城唯一一所国家级公办中专学校,安徽材料工程学校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抓对口班教育管理,另一方面以每年的技能大赛为抓手,争取免试政策。
据安徽材料工程学校传来喜讯,在今年参加二本院校自主招生考试的269名学生中,有132人达线,达线率近50%,创历史最佳成绩。其中,有两名学生因分别在全省和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而被免试录取。涉及专业有机电、计算机、财会、农林、旅游、建筑等六大类,录取的学校有合肥学院、铜陵学院、黄山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巢湖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等十多所高校。
“2012年中考时,我其实已经达到津中分数线,但是在爸妈的要求下,我不情愿地选择了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当时我认为放弃普高读职中很丢人、没出息,可进了对口升学班,发现这里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规范新颖,不仅注重我们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也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今年对口高考被铜陵学院金融学专业录取的傅鸣柳笑着对记者说:“我现在不仅拥有专业文化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财会技能。走哪都不怕没饭吃了。”
在现代职业教育政策的春风吹拂下,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对口升学率也逐年增长,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在职业教育改革上所做的努力和创新。“特别是近三年来,学校实行分部管理,管理重心下移,实现了管理精细化;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还课堂于学生;同时,还推行‘全员德育’改革,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解决学生学习、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安徽材料工程学校相关负责人坦言道:“虽然,来安材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我们秉持着决不放弃一个孩子的原则,帮助他们走上人生的正确轨道上,让职业教育不再是‘弱势教育’,更不是‘断头教育’,职业教育的路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好。”(责编:吴明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