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超
随着5月份的到来,我市已进入了今年的汛期。同时,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我市今年的主汛期将从6月1日一直持续至8月31日,历时3个月。
而如何确保全市市民特别是城区市民安全度汛,则是每年汛期来临前后,我市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虽然离进入主汛期还有一段时间,还是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走访我市已完成的和在建的水利工程现场,来了解下今年城区防汛工作准备情况。
第一步:修建河道防洪堤
双河西堤即将于10月完工
西津河下游城区段,这里是双河西堤工程的建设现场。就在记者的前方不远处,10多名工人正忙着修建混凝土挡墙。记者从施工现场了解到,此次要新建的堤防共有2.15km长,采取浆砌石加阶梯型箱型混凝土砌块修建挡墙,同时在原有防洪堤的基础上,就高度不足的进行加高加固,工程完工后预计可保护5.40km的堤岸免受洪水侵袭。
另据记者了解,正在施工的双河西堤工程除了挡墙的建设外,还将新建2.27km的排水沟及排水涵一座,工程所涉及的河道治理长度为5.44公里。
“作为在汛期期间,能起到防止洪水漫堤,保护生活在城区中10数万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道路、学校、房屋等基础设施的重要城区防汛水利工程之一的双河西堤工程是从2014年11月底开工建设的,这项按照城区防洪标准建设的工程预计将于2015年10月前完工。”陪同记者采访的市水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道。
5.3公里城北防洪堤完成前期工作
而另一座与双河西堤同样作为提升城区防洪能力的水利工程——城北防洪堤河堤工程,项目选择地也同样位于西津河下游。
“城北防洪堤河堤工程已列入了我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已被批准。施工前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完成,已经开工建设了200余米。”记者从市水务局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处获悉,全长5.3公里的城北防洪堤河堤工程,预计征地210亩,拆迁房屋1044平方米。
待城北防洪堤建成后,将与我市现有的刘村河堤和即将完工的双河西堤,共同为我市城区防洪筑起三道坚实的屏障。
第二步:桥梁扩孔畅通泄洪
在提升城区防洪能力的工作中,除了沿河加筑河堤外,如何保证汛期洪水顺畅通行,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
为此,我市针对河沥溪老桥历年汛期阻水严重的问题,投入1500万元进行对该座老桥的扩孔及维修加固工程,其中在河沥溪老桥扩孔工程中投入资金约450万元。扩孔后的老桥不仅畅通了泄洪能力,也避免了另行开挖分洪道,征地拆迁成本过大等问题。
另外,自去年开始,我市便着手对位于东津河上的金桥大桥进行了相应的扩孔改造工程,目前该项工程已经顺利完成。
两座桥梁的扩孔工程顺利完成,也确保了东津河这条历年来汛期期间易发水患的“母亲河”,在今后泄洪中更为通畅。
第三步:水库除险加固,增强蓄洪、错峰功能
“在提升城区防洪能力的工作中,可不仅仅只有这些位于城区范围内的水利工程的实施。多年来,我市积极对上争取,对所有水库分期分批进行除险加固,除险后的水库在防汛中能发挥更好的调蓄、错峰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汇入河道中的洪水流量,从源头上确保了安全度汛。”市防办副主任潘建锋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全市目前现有89座水库,其中已除险72座水库(5座小(一)型水库已全部完成除险加固),汛期严格按照汛限水位来执行。“总体上来说,我市汛期水库的防汛压力相比之前大大减轻了。”潘建锋副主任告诉记者。
部分水库、重要河道安装视频监控
另外,为了能更快速的了解到汛期期间,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我市5座小(一)型水库已经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水位测量器,部分重要的小(二)型水库共计18座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水位测量器。通过摄像头,可方便、及时的观察各水库水面变化情况,为汛期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市防办介绍到,除此之外,我市还在重要的河道上安装了摄像头,总投入资金约为300万元。
汛期已临,但随着我市刘村河堤工程、河沥溪老桥扩孔工程、金桥大桥扩孔工程的相继完成,双河西堤河堤工程的即将完成,以及即将完成建设的城北防洪堤河堤工程,“我市的城区防洪能力将近提升到30年一遇的标准,城北新区的防洪安全有了保障。”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责编:吴明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