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安在线 > 宁国新闻网 > 今日宁国 正文
签发时间: 2015-05-15 08:49   文章来源: 宁国新闻网    
港口镇:服务企业发展 保障民生需求

  □ 记者 胡起  通讯员 章玲峰

  一边是企业的发展需求,一边是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一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近年来在港口镇党委政府积极主动的协调下已逐步被一一化解,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正在港口镇显现。


整齐干净的安置区

  甘做服务企业的“好保姆”

  位于港口镇山门村的宁国水泥厂,是省属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宁国水泥厂周边发展环境有了质的改善,生产环境渐渐走向和谐,而这良好的局面却来之不易。

  一直以来,港口镇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宁国水泥厂周边环境,特在山门设立港口镇人民政府驻山门办事处和宁国水泥厂建设地方调处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做好企业与周边群众的联系工作。

  首先便是征地搬迁工作的落实。目前,该项工作已经攻克了多道难关——

  大海螺矿山300米范围内民房搬迁安置工作得到落实。港口镇山门村6组是大海螺矿山脚下最近的村民组,未搬迁前,受水泥厂矿山爆破震动,家家房屋受损。2009年至2010年,该组50户的整体搬迁工作得到落实,完成30余亩的安置区建设。加上安置地拆迁3户,项目共计搬迁53户,投入搬迁资金1500余万元,已有30余户在安置区居住。

  征地28亩建成基础设施完备的易村安置区,完成小海螺矿山300米范围内山门村31、32、33组57户民房搬迁工作。项目共计搬迁63户,投入搬迁资金1500万余元。

  页岩山征地工作圆满完成,山门村、新村2个村5个村民组100余户690亩山场征收,投入资金900余万元。同时,程村粘土矿土地征收工作也已圆满完成,涉及山门村、新村2个村6个村民组100余户252亩山场征收,投入资金900余万元。

  目前,小石头山征用面积测量摸底预算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面积为370.5亩,征地方案已经完成制定。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

  架起改善民生的“连心桥”

  安置小区道路工程、第5村民组危桥工程、第7村民组道路工程……在港口镇人民政府驻山门办事处,记者看到了近年来《水泥厂周边民生保障工程》汇编,桩桩件件都是实事,字里行间皆为民生。

  房屋规划整齐,道路宽广平坦,路灯等设施配套齐全……山门6组安置区居住着33户大海螺矿山周边的搬迁户。

  正在自己庭院里摆弄花草的朱建群见记者来访,便热情地招呼大家进门,高兴地向来人介绍家里的里里外外。朱建群与安置区其他村民一样,之前住在大海螺矿山下的危房里。“有时感觉像是地震”,朱建群向记者展示了老房子的照片,低矮的平房墙面开裂,屋檐下都是碎裂的砖瓦。回想到搬家前的住房环境,朱建群仍有些后怕。政府统一规划新的安置区,房屋由村民自建。朱建群的二层小楼使用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全家5口人,居住空间很宽裕。建房用了18万元,政府补贴了12万元。“花几万块钱,将原来的破平房换成现在的‘小别墅’,我们很知足了。”正如朱建群说的那样,现在家家户户都住着宽敞明亮的“小别墅”,不用再为房屋安全担忧。

  “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保证居民的住房安全,原则是不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港口镇驻山门办事处主任雷明东对记者说。为了安置好大、小海螺矿山的搬迁户,市政府和港口镇投入近千万元建设两个安置区。对近千名房屋破陋不堪的困难户,政府帮助维修房子并给予生活补助。

  2014年4月17日,山门村七组村民代表会;2014年12月10日,厂地春节前相关事项解决会议;2014年12月26日,小石头山征收座谈会……在山门办事处副主任周道春的记事本上,高频率的群众座谈会、协调会等记录在案,群众签名、发言内容、村民意见等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记者面前。

  自2011年起,结合群众意见,港口镇驻山门办事处已连续4年实施了地方民生工程50多处,解决了很多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

  为修缮沟渠、塘坝、桥梁,市政府拨付水泥厂周边环境专项资金近750万元,建设水利工程60余处。从村民反映情况,到村民组上报并由村委会归类申请,再到山门办事处安排镇建设、水利等相关部门实地查看并制定改善方案,港口镇形成了流畅、规范的工作程序。如今走进宁国水泥厂周边的村庄,放眼望去都是新路、新渠和新桥,噪音、分层、油污等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缓解。


镇村负责人深入群众听取意见

  坚实集镇发展的“大保障”

  宁国水泥厂周边环境的改善,只是港口镇服务企业、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服务集镇发展,港口镇一路走一路探索一路总结,走实了集镇发展的服务之路,也锻造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港口经验”。

  “既有市委市政府科学务实的决策,也得益于港口镇及各村村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更源于老百姓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谈到服务企业及改善民生的心得,港口镇联系企业服务相关工作的镇人大主席程宁林和山门办事处主任雷明东所见略同。

  深挖解决矛盾的渠道,在村里设立相关调处工作组,更深入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坚持一线工作法,与群众站近一些,群策群力谋发展;在协调征迁等问题时,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以统一的标准来回应群众需求。如今,港口镇已经将服务企业和改善民生的“港口经验”不断推广,形成解决集镇发展问题的适用公式,为生态、智慧、美丽、激情、幸福的“五型港口”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现场勘查水利设施

(责编:吴明昊)

∷【相关报道】∷

·港口镇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2015-05-05 07:58
·港口镇提升计生人员业务水平   2015-03-19 08:27
·港口镇:打造“生态工业新城”   2015-01-22 11:00
·港口镇开展“干部住镇夜谈月”活动   2014-11-27 08:03
·港口镇提高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水平   2014-11-26 08:18
·港口镇水利冬修完成70%   2014-11-25 08:17
·港口镇宣讲核心价值观   2014-11-18 08:09

精彩推荐

·科技推广示范彰显特色林业富民效应
·“中美爱心”——十年倾情助学路
·开发区着力提升“国字号”的内涵和水平
·“大景区”建设扬帆起航
·将公交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群众路线舞台上的“港口风采”
·珍爱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2014年水务部门力争再创新成就
·凝心聚力 全力开创2014年交通建设新局面
·开发区:深化产城融合 提升承载能力

图片新闻

“法治宣传栏”亮相社区楼道
治理内河美化环境
亲子操跳起来
严抓产品质量树企业良好形象
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
抓项目促投产
 
宁国市信息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皖外宣办字[2005]2号 皖ICP备06002622号
新闻:0563-4014607 网站广告:0563-4015875 信箱:jrngb@163.com
本网简介广告刊例版权声明联系我们